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5:25    次浏览
人类历史上所有的伟大时代都是众声喧哗的时代,只有众声喧哗才能够有真正的伟大的思想在碰撞,然后才能发展。 ▲王樽做客市民文化大讲堂。(主办方供图)【深圳商报讯】(记者 卢博林)人类文明的冲突,或者人类未来冲突的主旋律,主要根源在哪里?如何思考和看待今天微信时代的喧哗现象?作家、影评人、深圳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樽日前做客“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”,提出了“众声喧哗——文化差异的前世今生”的思考。王樽说,我们今天处在所谓的微信时代,微信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重要的发明,因为每个人甚至就是一个媒体,传统媒体各种功能都在这里体现,一个人一个声音,中国十几亿人就是十几亿的声音,所以这是一个喧哗的时代。“喧哗就是大家都在说话,可以说是各种人都可以用自己的声音来说话,即使是哑巴也可以‘说话’,用哑语或者用笔来交流都可以,其实这也是一种声音,‘众声喧哗’是这个时代最正常的一种状态。”为什么要抛出关于“众声喧哗”的思考,王樽解释说,从国家的历史、民族的信仰,小至家庭的习俗和个人的喜好,文化的冲突、差异可以说源远流长,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。因此,他希望“借此想测试我们思考,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化空间,或者是怎样的文化空间适宜文化的繁荣发展”。王樽以《圣经》为例展开阐述,可能很少有人想到过《圣经》的作者是谁,它其实是由无数的圣者记述的书,所以《圣经》是一本众说的书,众说就是由无数个作者用不同的声音、不同的笔触来记述。“其实我们如果站在人类文化历史的角度,去观察我们整个文明的发展,会发现对我们的精神世界影响最大的往往都跟众说有关。”他进一步举例,除了《圣经》,《诗经》也是众说。《诗经》是一本总集,没有唯一的作者,它是收集、整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一个作者群创作的诗歌。实际上,关于“众说”概念的诠释,圣经故事中著名的“巴别通天塔”是最好例证之一。王樽以16世纪伟大画家勃鲁盖尔的名作“建造巴别塔”作为例子剖析说,上帝阻止巴别塔的建造的手段就是变乱人类的语言。大家说着不同是语言,互相听不懂彼此的意见,众声喧哗吵来吵去,谁都不知道下面工程该怎么做,就导致这个塔半途而废。“没有建成的巴别塔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我们人类众声喧哗的开始。”王樽认为,所有的纷争、所有的彼此不理解,起源首先在于语言的不同。王樽在讲座中还通过一部著名影片《通天塔》讲述了文化差异带来的矛盾与冲突。“我们处在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,这是一个我们无法避开的一个现实。” 王樽提醒说,其实人类历史上所有的伟大时代都是众声喧哗的时代,只有众声喧哗才能够有真正的伟大的思想在碰撞,然后才能发展。作为文化专家,他提出期许:“如果可能,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。”